我们一谈到经济发展,企业成功,个人发财的时候,总喜欢说各种“红利”。

比如,人口红利,政策红利,信息不对称红利等等。

甚至,一帮互联网的博主,还搞出来了一个新的概念“认知红利”。

不过,在我看来,这40年的发展历史,企业也好,个人也罢,说来说去就只有一个红利——

“早起红利”。

就是说,你要想赚钱,技术,市场,时机,人才等等什么的,看似重要,但其实没有那么重要。

真正重要的只有一点——你要比别人早。

这就很像张爱玲说的那句话——成名要趁早。

不过,2001年之前和之后又是两种不同的逻辑。

2001年之前,基本上是短缺经济,老百姓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那个时候,只要你早点干,只要你胆子大一点,基本上都能赚到钱。

因为不论你做什么,市场几乎都是一片空白。

但是,2001年之后,经济呈现的特征,有点是过剩了。

这个时候,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竞争变得激烈了,因为从物质的数量上来说,大家都不缺了。

不论什么时候,要想赚到钱,一定要早下手,快鱼吃慢鱼。

我之前说过我的一个伯伯的故事,他开菜市场,赚钱非常多,坐地收租。

但是,这个生意也就做了19年左右,不到20年。

我们看看那些互联网大厂,真正风光的时间,基本上也就是10多年。

不论是一开始的四大门户,还是后来的百度,再然后阿里巴巴,腾讯,包括现在的字节跳动。

虽然他们现在都很大,每年的收入也很高。

但是赚钱的容易程度,和之前是没法比的。

这给我们一个什么启发?

一个企业也好,一个人也好,真正赚大钱,赚快钱,赚容易钱的时间窗口,非常短暂。

这个和政策有关,也和消费者的需求变迁有关,还和技术发展的周期有关,也和你做大了,会被人盯上有关。

非常简单的商业常识就是,你的利润,不是由于你的技术水平多高决定的,而是由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的。

当你赚钱快,赚钱多,赚钱容易的时候,就会被别人盯上,大家就都会一拥而上。

这个时候,市场将会变得异常拥挤,利润一下子就会变薄。

所以,不论竞争是否激烈,你总是要坚持大干快上的,快速试错,快速入场。

这才是赚钱的最基本的逻辑。

不要等你看清的时候再行动,那个时候可能就没有机会了。

像教培行业也是如此的,真正的好日子,也就10来年左右。

买房,工作,结婚,生子,其实都是这个逻辑。

你早点买房,和晚点买房,带来的收入,和投入的成本是不一样的。

你早点工作,可能公司里的人才不多,你就很容易晋升,而且早点工作,那个时候市场环境会好很多。

越往后,市场环境越不好,监管越严格,竞争者越多,钱就越难挣。

我曾经一直说,如果你对学术没有追求,你的智商不高,你的韧劲不足。

那么,你一定不要考研,不要刷学历。

而是应该早点工作,你越早工作,就越可能积攒很多工作经验,甚至职场资源,人脉,还有晋升的可能性。

不论哪个企业,越是后进的人,升职加薪的难度就越大。

如果我们用一个极限的思考方式,去想一想,那些公司的高管,很多都是学历很低的人。

他们为什么比那些高学历的人,赚的钱多,职位更高?

没办法,他们或许是高中毕业,但是他们比你这个北大清华哈佛毕业的人,早入职10年,是公司的创始员工。

就这么简单。

而且,工作中,真不是智商、学历决定一切的,和工作经验,管理经验,情商,沟通能力,和能调动的资源有很大的关系。

你进职场越晚,在这些方面就越不占优势。

赚钱的逻辑,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

最宝贵的就是时间,一定要早一点,再早一点,快一点,再快一点。

比别人早行动半步,比你的对手快半个身子。

市场给你的回报的丰厚程度,可能是你对手的10倍都不止。

#赚钱##搞钱##兼职副业##年轻人##财务自由##钱##工作#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资源来自用户投稿以及互联网公开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仅限学习交流使用,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侵权争议、不妥之处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请用户仔细辨认内容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