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这个紧张的时代,我们总是感觉钱不够花的,所以我们经常挖空了心思想干点啥:有人下班送快递、跑网约车、写自媒体、做微商、卖保险等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趁着年轻多赚点儿。

但是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就是副业的本质到底应该是什么?是贱卖自己的剩余时间与精力吗?

刘润老师和华杉老师。

边做着商业咨询边出书,还在“得到APP”上卖课,然后用写书、做课总结出来的专有知识再反哺工作……如此一来,其实工作量没增加多少,但名与利却能够呈现指数级增长。

链家。

他先全力发展自身的房产经纪连锁规模,然后用期间沉淀出来的大量知识与运营能力,开发出了贝壳ACN系统,进而实现了加盟式的光速扩张……更大的规模又为链家带来了更多的独有知识、资源与能力。这就是链家的先纵再横战略模型。

字节跳动。

他为了能够实现自身的高效组织协同,开发了飞书系统,亲测有效后,几年后居然开始对外销售……更多的用户促进了飞书系统的更快迭代,更好地飞书又进一步推动字节跳动运营效率的持续升级。

大家通过上面这几个案例看到了什么?副业的本质是“工字型”增长战略。

就是说我们先要在一个领域里精耕(上面一横),进而培养出核心资源与能力(中间一竖),然后再将之进行能力迁移(底下一横),从而实现指数级增长。

所以,副业的本质是什么?是个人核心资源与能力的复利迁移。

不要卖时间,要把自己的能力打包为产品出售才对。卖时间的背后是副业挤压主业,而能力产品化的背后则是越卖越多,越卖越能够促进主业的增长,并形成一个良性的“增长飞轮”,这才是一个绝佳的“斜杠之道”。

《周易》讲:一阴一阳谓之道。主业、副业也是一个道理。主业是右手,副业是左手,但他们都不是核心。我们所在的行业、公司、岗位是核心吗?也不是!那到底什么才是那个“|”呢?

是通过以上这些,我们所形成的“核心资源与能力”才是根本。《道德经》讲: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呀。

那么,你想靠副业多赚点钱吗?那么你的“|”又是什么呢?如何去变现呢?呵呵,副业——永远卖的是脑子、释放的是热情、提升的是价值才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越卖越多。我们吃的不是青春饭,而应该像老中医一样,越老越值钱才对。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资源来自用户投稿以及互联网公开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仅限学习交流使用,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侵权争议、不妥之处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请用户仔细辨认内容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