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 请试试刷新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4天教你用声音赚钱”“仅需1元轻松做副业”“0元配音速成班”“会说话就能赚钱”……

无论在抖音、B站还是其他视频平台,经常会轮番播放这样的广告。不少博主也都以“高收入兼职”为主题,推荐配音兼职,并号称是“0元报名”。

“无门槛轻松月入过万”,这样的“好事”难免就让一些人心动了。殊不知这看似诱人的“招聘信息”之下,却暗藏着消费陷阱。有大学生甚至因此而负债在身,遭受疯狂的催债骚扰。

“他们说有的老师说句话就好几千块钱,有部手机就能挣钱。这谁不心动啊?”小潘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正是在被多个短视频博主“推荐”后,她在一家名为“潭州教育”的机构,在线报名参与了一节“0元试听课”。

在试听课上,老师着重展示了老学员们的“辉煌成绩”。比如,新手配音员的兼职价格,最低每小时90元;在“最不景气、最不挣钱的12月”,机构学员的总收入达到了27.3万元。老师强调,他所在的机构不仅提供配音教学,还有海量的兼职机会,学员们可以一边学习一边挣钱。

一节试听课下来,原本就想要兼职挣钱的小潘,在线支付了200元课程定金。当被要求支付剩余全款时,她才反应过来,作为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自己根本无力承担五千多元的学费。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随机报名参加了几家机构的试听课程,无一例外,在两个小时的课程中,老师反复强调,学习配音可以轻松变现。“20多种变现方式,100多个有声平台”,“学习一个月就可以兼职”。

而所谓的试听课,事实上更像是一场直播带货。在课程的最后,老师竟然直接开启了“限量抢购”倒计时,鼓动试听学员马上下单买课。

几乎在试听课程结束的同一时间,所谓“课程顾问”就打来电话,继续游说看看新闻Knews记者不要错过难得的限时优惠。此后,这位“课程顾问”每天都给看看新闻Knews记者发送十数条短信,“轰炸式”地游说看看新闻Knews记者。

试听课期间,老师以轻松赚钱、免费试听为“诱饵”,再一步一步引导学员买课;随后课程顾问展开电话销售,步步紧逼,完全不给试听者理性思考的时间。这样一套营销组合拳打下来,一些学员抵挡不住攻势,“心甘情愿”地花钱买课,成为了消费者,甚至被鼓动通过网贷分期的方式来支付培训费用。

小潘花费5500元,报名学习两个阶段。无力一次清付清学费的她,在销售顾问的引导下,下载了分期贷,分12期贷款。

另一名大学生小易,花了6805元报了3个课程,其中5000元是通过分期乐平台分期贷款,共分12期。小易说,老师在付款前对她说是免息分期,不用担心利息的问题,而且会边上课边接单,完全没有压力。

小易办理好贷款后才发现,和老师说的“免息”不同,她每期需要还款472.8元,需要额外支付的费用,超过了本金的13%。

对此,“销售顾问”又编出了一套说辞,声称这已经是优惠后的价格,学员额外需要支付的利息已在学费总价中予以减免。事实上,这些课程的定价弹性空间非常大。看看新闻Knews记者连续多日没有理会“课程顾问”的消息后,“课程顾问”主动将学费降了一千元。

北京恒都(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庄言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2021年3月17日,《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并且禁止通过诱导性营销,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导致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显然,这些机构的行为已经完全违背了通知的内容。

不过,引导学员贷款买课,还只是“套路”的开始。

在上了三节课之后,小潘就收到了老师的提醒,称她的声音条件很不错,可以加钱升级课程,享受“1对1”单独辅导。老师甚至还“提点”她:“不升级课程,以后是不会给派单的”。

有学员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老师还会旁敲侧击地告诉大家,要想接到更多配音单挣更多钱,不仅要花2000多元买专业录音设备,还要学会音频剪辑,以此来推销机构的剪辑课。

除了各种“花式”追加费用之外,所谓的“在线授课”也是“货不对板”。小潘加钱升级的所谓“1对1”课程,最后却都是录播,她根本没有办法得到“1对1”的指导。

学员们学习配音的目的就是兼职挣钱。但是参加培训几个月后他们发现,事情根本没有对方描述的那么容易。

学员张张在上完两个阶段的课程后被拉进一个QQ群,群内有近800人。据老师介绍,这就是专门为学员们提供的接单平台。

在这个近800人的接单群里,每月只会发布1至2条接单信息。有学员向多位群友打听后发现,大家所遇到的情况一模一样,反复试音,但根本没有人真正接到过单。

学习配音3个月后,小易同样也没有得到任何兼职的机会。没有收入,她自然无法偿还分期支付的课程费。于是,她向对方提出中止课程并申请退费。结果,不仅她的退费申请被拒绝,逾期未还款带来的后果也超出了她的预料。不仅她本人会频繁接到催收的电话和短信,亲朋好友也因此经常遭到匿名来电的骚扰。

2021年上半年,包括“潭州教育”在内的多家培训机构已经因虚假宣传、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等原因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处以顶格处罚,但涉及类似“套路”的个案并未就此消失。

近期,看看新闻Knews记者发现,负面消息缠身的“潭州教育”已经变更了客户端应用的名称,改名为“VIP伴学”。与此同时,有学员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在他们就退款问题与培训机构周旋的过程中,学员群依旧源源不断地有新人加入。

(所有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看看新闻Knews深度报道团队)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资源来自用户投稿以及互联网公开收集,不代表本站立场,仅限学习交流使用,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有侵权争议、不妥之处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请用户仔细辨认内容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